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59(1 / 2)





  镇北军得胜归京,晏皇亲出宫城迎接。

  虽然没有出西京城,但也是给足了谢方寒牌面。

  萧迪委婉的安慰,她这次虽然是打了胜仗,但毕竟是初出茅庐,想让皇上出城去接,那怕是要卫百里亲征才行。

  谢方寒自己倒是不在乎这些,听了也就点点头,算是没有辜负他一番苦心。

  通向皇宫的主路两旁密密麻麻站满了围观的百姓,谢方寒打马走过,鼻尖尽是香风,心中感慨所谓的“一日看尽长安花”也就不过如此了。

  路的尽头,皇帝专属的华盖夺人眼球,晏皇站在最前面,身后站满了文武百官。

  谢方寒在萧迪的提点下提前下了马,恭恭敬敬的上前对着皇帝行礼。

  晏皇面上带笑,看起来心情不错,连喊她平身的语气都是温和的。

  谢方寒起了身才看到晏皇和百官之间还隔着几个人,晏瑜棠,晏瑜葭,以及被内侍领着的六皇子,除了三公主,皇帝仅存的几个孩子都在这了。

  她多看了一眼晏瑜葭,见她穿着一身鲜艳的宫装,但偏偏面上一副乖巧的站在晏瑜棠的身边。

  晏皇又说了几句场面话,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往皇宫里走,谢方寒有心去看晏瑜棠,奈何她跟在晏皇的身边,身后全是大臣们打量的视线,她不好轻举妄动,只得歇下了心思。

  进了主殿,谢方寒察觉到气氛突然开始紧张了起来。

  身后两侧的视线一道比一道胶着,像是要把她烧掉。

  晏皇不管下面的暗潮汹涌,抬了抬手示意大太监宣旨。

  “宣旨:陛下有旨,征北将军谢方寒收复失地有功,今特封其为云麾将军。”

  谢方寒俯首谢恩,在低头前瞄到了大太监手边那一摞圣旨,不动声色的挑了挑眉。

  在大晏,除了卫百里这位一品武将,其余的最高不过是从二品,谢方寒不及弱冠却领从三品的官衔,大晏开国以来也是第一人了。

  朝臣们视线更加火热了,这么年轻的从三品,前途不可限量。

  还有人趁机看向谢淮,大概是想看谢淮的脸色,毕竟要是谢方寒还是谢家人,谢家今日之后注定大兴。

  也有头脑清醒的大臣察觉到了不对劲,这从三品的官衔按理说也该有赐府,可这旨意除了官衔其他什么也没有,也太过于简单了。

  大太监不换不忙的打开下一份圣旨:“宣旨:陛下有旨,朕有公主,行五及笄,淑慎勤勉,性行温良,特赐封号:晏清。另赐公主府一座。

  云麾将军谢方寒,年轻有为,行事方正,甚合朕心,与朕之晏清公主相得益彰,特赐佳姻,择日完婚。”

  朝臣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刚刚燃起的火瞬间灭了,怪不得谢方寒的官衔这么高,原来是有后手的,官职再高,这也是皇家的女婿了。

  尚公主虽然听着名头很大,但历朝历代,皇家的驸马几乎都是闲散一世,没有几个身负重职。

  可惜了啊。

  原本名留千古的人,也注定泯于历史。

  谢方寒高声谢旨,她大概是全场最高兴的人,宣旨之前她还一直担心皇帝临了给她整幺蛾子,抗旨的宣言她都想好了。

  好在有惊无险。

  两道圣旨宣完,眼神好的大臣注意到大太监又拿出了一卷,一时心思恍惚。

  现在圣旨都是论批发的?

  如果说前面两道圣旨还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,第三道圣旨就是在挑战他们的心脏强度。

  刚刚在宫门口他们就注意到了晏瑜葭,虽然有所怀疑,但是那个节骨眼上谁都不敢出声。

  直到第三道圣旨宣布了她这沧海遗珠的身份,朝臣们才不得不相信之前的猜想。

  还真是又一位公主。

  圣旨里没有提及她的出身,但奖赐却是十分的丰厚,不仅赐了一大堆宝物,还赐了公主府和封号。

  在大晏,公主一般只有在出嫁前才会赐封号,就像晏瑜棠,而晏瑜葭的封赐不是为了出嫁,而是晏皇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,自己对这位找回的公主有多喜爱。

  谢方寒站在百官之前,大殿正中,却是满朝唯一的局外人。

  晏皇的封赐和书里一样,赐封号,赐公主府,赏赐之盛让朝臣、天下纷纷侧目。

  虽然提前了一年,但这一处的剧情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。

  散了朝,谢方寒被晏皇单独留下。

  大殿的门关上,空空荡荡的殿中只剩下三人。

  晏皇的目光自上而下落在她的身上,“晏清说你还有别的事要和朕汇报。”

  谢方寒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晏清是谁。

  “回陛下,臣在大越军中看到了二皇子。”她不确定晏皇知道多少,开口并没有把话说全。

  晏皇大概是刚知道这件事,眼中满是诧异。

  消息这么落后?难道是因为把大内密探给了晏瑜棠?

  谢方寒打心里不太相信这晏皇这么“傻白甜”,就算大内密探给了出去,也不保证这皇帝没有别的耳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