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2章





  闪着微光的泪珠徘徊在明媚的眸子里,忽然之间顺着眼睫滑下。泪滴落在了浔阳白皙的手背上,顺着肌理淌下,化作一道泪痕。

  唐近取出手帕想为浔阳拭去伤心痕迹,魂不守舍地把怀里的令牌也摔了出来,正砸在浔阳右手患处。

  吧嗒——

  又一滴泪落下,砸在令牌上溅起一朵细小的水花。雪白的纱布渐地透出血红颜色,唐近连连致歉,解了浔阳手上的纱布重新上药包扎。

  浔阳看着那块写着乌兰字的青铜令牌,倒忘了手上的疼痛。乌兰文字她看得不太明白,正巧认得“通行”二字。

  “陛下昏厥前曾醒过一次,给了这块令牌让我代他进牢中探望诺格王子。”

  浔阳豁然开朗,果然此事的关键还是唐近。有了这御赐令牌,还有哪里去不得!

  “但陛下赐此令牌只是让我去探望诺格王子,而非通行乌兰。”

  唐近仍改不了这死脑筋,浔阳无奈摇头,这个傻和尚怕是这辈子都只听得懂佛理了。她道:“我且问你,佛祖普渡众生,是待到众生有求于佛祖时才伸以援手,还是佛祖见众生疾苦发慈悲心而普渡?”

  “自然是后者。”唐近道,“在下明白了。”

  第36章 仵作

  乌兰的夜空皓月高悬,平静地看着人世间的纷扰。什么命案,什么谋反,不过是它无尽岁月里微不足道的一点插曲。

  唐近点燃了灯台上的几根残烛,照亮了穆则丧命的寝殿。

  屋里的一切依旧井然有序,穆则的外衣还在床边平整地挂着。若不是地上那一小滩凝固了的血迹,谁又能猜得到这里那身衣服的主人早已与世长辞。

  唐近不由念了一句阿弥陀佛,穆则虽曾伤浔阳,但毕竟也是一条性命,但愿轮回往生后,穆则能做个端正的好人。可惜自己的时间并不宽裕,否则定为穆则念上三遍《往生咒》。

  唐近退回门口,环视屋中一切。

  诺格王子是在清晨来到这里的,当时穆则已然遇害身亡。

  穆则身亡时只穿着亵衣,应当是刚起身不久,还未传唤侍女伺候洗漱更衣。尚未更衣,又怎会邀他人过府议事?诺格收到的请帖必有蹊跷。但诺格又确信自己收到的请帖确是穆则亲笔,否则他也不会轻易赴约。

  唐近行至书桌前,砚台里墨未用尽,放置了一日墨水仍是稀淡,墨块也只倚在一旁没有收进墨匣之中,可见用墨之匆忙。唐近坐在椅上,想仿照穆则生前行为,提笔却又一顿,一时之间不知当写些什么。思量了许久方才落笔,写下了一个“浔”字。

  唐近吹干墨迹,将纸折好放入信封中。信写好了应当要有人去送,但他手下没有人得过吩咐,那这信是给了谁的?后来又去了哪?

  唐近把信收进怀中,又走到那滩血迹前,顿下身以食指与拇指大致测量血迹的大小。而后起身望着挂在墙上的长剑发愣,穆则也是习武之人,而且功夫远高于引刚和诺格,若非毫无防备又怎会轻易被害。若杀人者真是引刚,那穆则应该是极信任这个亲哥哥的,引刚怎能下此狠手?

  一番感慨之后,唐近又在屋里转了两圈,实在是没了眉目,便吹灭了灯火,将这案发之地再次关入黑暗之中。

  案发之地已看过了,唐近又去寻案中死者。

  穆则的尸首安放在灵堂的木棺里,遇害不过一日,棺材却已盖棺钉钉。几个姬妾围着木棺此起彼伏地哭泣着,闻着不由伤悲。这哭声是发自内心的,乌兰规矩,夫死妻殉,穆则下葬之日也是这些姬妾殒命之时。

  唐近望着一片惨白的灵堂却步,死者已矣,他怎能开棺复验。但若不复验,他又如何对得起浔阳的信任。

  唐近立于灵堂门口进退两难,灵堂里哭得喉咙嘶哑的王妃偶然瞧见了唐近,以为是来给穆则送别的,便让侍女请他进来。

  既然来了,上柱香再走也好。唐近接过三柱清香,深深鞠躬。穆则王子,你若在天有灵,请佑我为你找出真凶,绳之以法。

  “公子有心了。都说人走茶凉,我们王子走后往日交好的那些人都忙着巴结引刚王子去了,难得公子这个大数人竟肯来上香。”王妃擦着泪,话里满是委屈,“可惜引刚王子坚持把棺材封上,你来这一趟也见不着王子最后一面。”

  唐近本就觉得封棺太早,没想到竟是引刚的意思,如此岂非欲盖弥彰:“引刚王子为何要封棺?”

  王妃又哽咽了两声方断断续续地说道:“引刚王子与我们穆则王子感情深厚,知道我们王子最重仪容,不愿别人看见他憔悴的模样,所以就把棺材先封上了。”

  “原来如此。”唐近望着那口棺木,实在想不出什么能让王妃愿意重新开棺的理由。

  王妃点了点头,对这手足情深深信不疑。见唐近望着棺材,便又说道:“内堂有几样王子遇害时身上衣物,我本欲留着待凶手伏法后烧给王子。公子若实在怀念我们王子,倒是可供瞻仰凭吊。”

  不能见遗体,见遗物也聊胜于无吧。唐近跟着王妃进了内堂。内堂里也是一片渗人的白色,王妃一看见那染着血的亵衣便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。

  侍女扶着奄奄一息的王妃回去休息,唐近又念了句阿弥陀佛,不为穆则,而为这可怜的王妃。

  穆则王子遇害时衣衫单薄,这遗物也只有两件衣物和一双靴子。唐近捧起那件血衣,又以食指和拇指测量血迹。寝殿里的血迹极少,唐近本以为是沾在了衣服上,但这衣服上的血迹也不过拳头大小。诺格的那把匕首宽一寸有余,刺中腹部怎么可能只留下这么一点血迹?

  短短一夜,唐近带着疑惑而去,带着更多疑惑而回。

  回到驿馆时已近天明,屋里灯火已熄,唐近以为浔阳正在熟睡,蹑手蹑脚进屋。

  “你回来了?”靠在床边的浔阳听见开门声问了一句,倒把唐近吓着了。

  “吵醒郡主了吗?”

  “我没睡。”浔阳坐直了身子,把双脚套回靴子里,“只是蜡烛烧完了,又找不着新的。”

  “我出去讨几个。”唐近暗责自己不够周全,竟忘了给浔阳备下足够的蜡烛,此错不可再犯。

  “不必了。”浔阳拦道,“天快亮了,不急着取。”

  一声鸡鸣划破黎明的宁静,唐近看了看远方的鱼肚白,今夜过得真快。

  “唐公子去了这么久,可有所获?”浔阳一夜无眠,一直挂记着唐近。担心他愚笨寻不着线索,也担心他寻着了线索会被引刚灭口。

  “略有所得吧。”唐近如实将今夜所见所闻告知浔阳,巨细无遗。待说完一切后,天已彻底亮了。

  “唐公子怀疑仵作动了手脚?”如此便可解释为何诺格从不离身的匕首会成为凶器。浔阳不由对唐近生了几分敬佩,如此细微的证据竟也没逃过他的眼睛。唐相国果真是有些本事的。

  唐近颔首:“但,并无十足把握。”始终他没能见到遗体,无法验证自己的猜测。